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官网 免费注册 欢迎您, 用户中心 退出登录

《权力的游戏》惨淡收场,但它的周边玩具卖爆了

来源:亿欧网
权力的游戏   Funko   潮玩   迪士尼   2019年05月20日 浏览量:1500 点赞0 收藏0

本周《权力的游戏》迎来最终集,尽管在很多粉丝看来,结局已经烂尾,但对于权游IP开发商却是一个十分利好的消息,Funko潮玩公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权力的游戏最终季.jpg

Funko是一家以生产搪胶玩偶起家的潮流玩具公司,和迪斯尼、漫威、HBO、DC、皮克斯、梦工厂、环球影业、NBA、暴雪娱乐都有着深度合作,从这些合作方那里拿到授权,然后制作成搪胶玩偶,截止到2019年一季度,与Funko达成合作的IP系列已经几千种,其中自有IP达到了611个。


2017年,Funko首次登陆纳斯达克,当年的销售额突破5亿美元,但这家公司自98年成立以来,自身体量始终无法与传统玩具公司相匹敌,2018年全年的净利润才不过935万美元。


公司初期的用户群体主要以玩具收藏爱好者为主,但随着POP系列推出之后大受欢迎,Funko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大客户——华纳兄弟。彼时华纳兄弟消费品部打算对DC旗下漫画形象进行商品化,于是联手Funko推出一款头大身子小的搪胶玩具,在当年圣地亚哥的漫展上这款玩具爆红,直到后来Funko陆续签下迪士尼、卢卡斯、HBO、NFL 等知名娱乐公司的角色形象,将其进行商业化包装成玩偶售卖。


虽然近几年当中美国的知名玩具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手握变形金刚的孩之宝和拥有芭比娃娃的美泰去年一年都面临着业绩承压、库存积压、关厂裁员等问题,Funko却凭借时下最热门的《权力的游戏》《复仇者联盟》等知名IP一路扶摇直上。数据显示,Funko的股票目前交易价格比其IPO价格高出近80%。

2017-2019年Funko的股价走势.png

近期Funko发布了2019年一季度财报,总营收达到1.6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2%,营业利润翻了两倍达到707万美元,而净利润实现216万美元,同比增长了216%。

Funko2017Q1-2019Q1营收净利润走势图.png

在多数玩具企业走下坡路的大环境下,Funko却能稳健上涨,这并非是简单的IP商业化变现的结果,对潮流文化的把握,产品策略和市场渠道布局才有Funko的今天。

高效率,低价格


Funko创立有二十年的时间,但真正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还是近几年的事,在以往玩具行业的主要消费人群主要是未成年人,但对于Funko而言,他们的产品主要面向消费流行文化的成年人,产品形象主要来自热门电影、电视剧、漫画和视频游戏里的各种角色。


2018年的总销售额为6.8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相比之下,老牌玩具公司美泰总营收下降了2%,表现稍微好些的孩之宝收入仅增长了8%。


许多零售商的传统消费类别的流量都在下降,相比之下,对流行文化内容,消费产品和体验的需求迅速增长。Funko正式抓住了流行文化产品的风口,广泛寻求IP合作,将时下最致命的娱乐公司迪士尼、漫威、卢卡斯、华纳兄弟、DC旗下的IP一概签下合约。

Funko业务模式.png

为此,Funko每年付出的是平均高达15%的授权费用,这促使公司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出玩具。


每一个玩偶价格并不高,一般低于10美元。多年的行业经验,让Funko形成了一整套灵活且低固定成本的生产模式:能够在110到200天之间将产品从数字设计到商店货架,最短甚至可以缩短到70 天,前期投资的开模成本可以控制在5000-7500美元之间。


从产品设计到预售最短只需要24 小时,这种能力是Funko在过去十年中开发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数据。


而多元化的产品则降低了从单一渠道获取IP授权的潜在风险,尽管《权力的游戏》拉动了Funko的一季度业绩,但公司并没有特意强调这个巨大IP在拉动业绩上的作用,而是强调多元化的组合在2019年一季度发挥了积极作用,Funko将其增长归功于其新产品爆火游戏《堡垒之夜》《复仇者联盟4》《权力的游戏》《漫威船长》以及老款《哈利波特》《星球大战》《DC漫画》等产品良好的市场表现。


多元化经营


为了服务粉丝,Funko还通过建立社区,包括定期聚会和社交网站在线交流等方式,增强收藏爱好者的热情。


Funko的内部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并不是固定的IP粉丝群体,有相当一部分消费群体并不是抱着收藏的心态来购买玩偶的,但Funko并没有放弃这部分用户。


他们发现偶然购买周边的用户通常是主流的电影和电视迷,因为某一部电影电视而会购买最新的周边,而这种周边也常常是昙花一现的产品。为了这部分“冲动型”用户,Funko丰富了产品线,推出诸如毛绒玩具和配件,主流产品搪胶玩偶的占销售总额的比重由2015年的91%下降至2016年的82%。

哈利波特系列.jpg

在积极拓展产品范围的同时,Funko还通过收购的方式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的产品开发。2017年11月,Funko完成了上市之后的第一笔收购,来自英国的亿家动画制作公司,以电视广告和动画产品制作为核心业务,产品覆盖CG、混合媒体、动图等。


Funko还收购了英国玩具公司Underground Toys Limited (UTL),该公司也是一家通过授权开发玩具和娱乐产品的供应商,旗下品牌包括星球大战、奇异博士、漫威和DC的一些授权等。Funko和UTL签订了一项欧洲分销协议,让UTL独家将Funko的产品分销到欧洲的零售网络,包括反斗城、家乐福等。


2018年,又收购了一家游戏公司Forrest-Pruzan Creative,这家公司自有IP多达500多个,曾经为孩之宝、美泰等公司做游戏衍生,完成收购之后,将为Funko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渠道方面,Funko的产品主要依靠在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超市售卖,以及一些漫画主题门店,比如GameStop、Hot Topic等商店,以及亚马逊和其他众多小型漫画店都有销售。去年,Funko在好莱坞开设了第二家零售门店。


他们还加大自己在大众社交媒体和死宅聚会如圣地亚哥漫展和星球大战庆典的曝光度。


Funko目前的营收来源主要来自北美和欧洲,但同时还认为海外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通过收购和接洽代理等方式,Funko还将进一步渗透亚太和拉美地区。



【以上内容转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分享更多实时资讯、交流学习行业经验,并不代表中玩协立场。】


相关新闻

小马宝莉新品来袭!看孩之宝×雷曦文化如何引领友谊魔法新浪潮

近日,备受期待的《小马宝莉》出新的毛绒周边产品了!这是全球玩具游戏公司孩之宝与广东雷曦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雷曦文化)深度合作的全新成果,从多种角度展示了《小马宝莉》作为经典IP的别样潜力,一经推出就深受新世代粉丝群体们喜爱,刮起一股友谊魔法新浪潮。

2024年06月28日
BOSS面对面 | 专访沃贝CPLG大中华区副总裁鲍中民:创新品牌管理机制 赋能IP再升级

天线宝宝、花园宝宝、草莓甜心、史努比……作为拥有众多经典IP的沃贝CPLG (WildBrain CPLG),通过50年的不懈努力成为全球排名第七的IP授权代理机构,有着跨越代际、地域性的粉丝影响力。今年五月,沃贝CPLG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品牌峰会,充分展示了从内容制作、分销和消费品授权的 360°品牌管理解决方案,为业界带来了更多适合中国市场的IP资源。 本期,我们独家专访了沃贝CPLG大中华区副总裁鲍中民先生,请他向我们分享沃贝如何通过品牌管理实现商业目标最大化。

2024年06月27日
咖啡行业内卷升级 星巴克如何破圈打造未来IP新愿景

中国咖啡市场竞争升级,一直走高端市场的星巴克也在年初“放低姿态”,推出国漫 IP《大闹天宫》的联名咖啡。之后半年,星巴克开始各种尝试:与迪士尼、与QQ黄脸等限时联名。近日,星巴克继北京、上海后,在苏州开了第三家“非遗美术馆”。无论是联名还是线下非遗店创新,星巴克想要通过各种活动触达年轻群体,提高消费者体验,增强品牌吸引力。这是对未来IP发展的新探索、新尝试。

2024年06月18日
IP与文旅邂逅,看这家企业如何赋能“IP+文旅”新质生产力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二者互为共生。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市场火爆,国家政策扶持、地方高度重视,助力拉动旅游消费。为顺应新的文旅消费需求,杭州万物辰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物辰新)7年前就开始布局,通过深度挖掘和展示不同品牌魅力,以不同方式去触达目标用户,激活文旅消费新主体,赋能“IP+文旅”新质生产力。

2024年06月13日
5年后《庆余年2》还是超级IP 它是如何做到的?

播出前备受瞩目,播出后刷新历史,半月余内,古装权谋大剧《庆余年2》时隔5年再登“剧王”。作为今年现象级大爆剧,《庆余年2》从国内火到国外,从被广告包围到各种跨界联名,它的商业价值不言而喻。作为长线IP,如何稳定输出、延续生命力是一直以来的难题,《庆余年2》跨越时间、空间、地域的成功,对后来的IP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2024年06月11日
RBA拓展《姆明一族》品牌授权东南亚业务

近日,著名芬兰IP品牌《姆明一族》(MOOMIN) 的版权所有者Moomin Characters,以及《姆明》的全球独家授权商Rights & Brands(R&B)正式宣布,他们与Rights & Brands Asia(RBA)的合作伙伴关系将得到令人振奋的扩展。继RBA在大中华区取得成功后,该公司已获得东南亚地区姆明一族IP品牌的独家代理权。

2024年05月13日
申请入会 会员服务 报告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