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卖100万件!国家队纷纷整活上大分,这种玩具“火”出圈
市场风向标
在当下玩具市场中,文创玩具异军突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近年来,博物馆、植物园、景区等文旅场所纷纷发力,凭借一系列别出心裁的文创产品火爆 “出圈”。盲盒、冰箱贴、毛绒玩具、小挂件等各式各样的文创潮流玩具接连 “上新”,令人目不暇接。它们不仅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在线上线下销售火爆,更为玩具市场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也为玩具企业和从业人员带来了创新启示与发展机遇。本文梳理了7个爆款文创玩具案例,拆解文创玩具爆火背后的创新路径,为行业提供新的破局思路。
01、产品卖断货、销售额过亿“老古董”化身“新潮玩”火出圈
近年来,文创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从国博的凤冠冰箱贴到南博的小粉炉冰箱贴,从三星堆的麻将盲盒到甘博的麻辣烫毛绒玩具...这些文创产品凭借独特创意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圈粉无数,爆火出圈。
国博凤冠冰箱贴:销量破百万件,销售额超亿元
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文创产品 —— 凤冠冰箱贴,设计精美,高度还原了凤冠的华丽细节,满足了消费者对美的追求。今年 3 月 25 日,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 100 万件,带动凤冠 IP 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跨越亿元,创下国博近 20 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售纪录。国博文创团队围绕凤冠 IP,还开发出笔记本、毛绒玩具、马面裙等 20 余款相关文创产品,形成了强大的 IP 矩阵,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左:木质凤冠冰箱贴 右:AR金属凤冠冰箱贴
凤冠IP系列产品
国植毛绒文创:萌趣植物化身毛绒,上架即成爆款
今年春季,国家植物园推出植物主题毛绒玩具,不仅有春季特色花卉郁金香、铃兰、雪球欧洲荚蒾,还有植物园三大旗舰植物之一的巨魔芋、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和植物园自主培育的桃花品种 “品霞” 桃。这些植物毛绒玩具受到广大市民游客的欢迎,一经上线便成为爆款,大家纷纷购买打卡,在这里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植物毛绒文创产品“巨魔芋”
植物毛绒文创产品“品霞”桃
三星堆文创:青铜小人打麻将,“老古董”化身新潮玩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将古老的三星堆文化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推出了三星堆系列文创。其中,祈福神官系列和川蜀小堆系列摆件极具地域特色,而近期火爆网络的川蜀麻将文创产品更是将创意发挥到极致。四位形态各异的青铜小人围坐一桌打麻将,那写实又可爱的模样瞬间击中消费者的心。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相结合的设计,不仅展现了三星堆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增添了趣味性和互动性。该产品一经推出,便迅速出圈,线上线下一套难求,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南博小粉炉冰箱贴:粉嫩萌物来袭,俘获万千“少女心”
南京博物院以芙蓉石蟠螭耳盖炉为原型推出的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冰箱贴,由树脂模仿芙蓉石(也称粉晶)的材质制作而成,器形通透,仿制模样惟妙惟肖,莹润散发着温和浪漫的粉色光芒,整体造型小巧精致,凭借超高的颜值,俘获万千粉丝的 “少女心”,成为南博网红文创产品。
南博小粉炉系列产品
陕历博仕女盲盒:古今碰撞,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大唐仕女为原型推出的唐代仕女盲盒,采用唐代仕女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跨界组合方式。个个体态丰腴、秀丽妩媚、憨态可掬的仕女手办,出现在吃完冰淇淋马上转呼啦圈减肥、举手机美美自拍、买不完的衣服、早起称重被吓到,以及化妆、办公、喝奶茶等现代场景中,让网友直呼 “这不就是我的日常吗”,与广大消费者产生强烈情感共鸣,迅速走红,大唐仕女天团 C 位出道。
甘博文创:从马踏飞燕到毛绒麻辣烫,玩法持续创新
甘肃省博物馆以东汉铜奔马为原型推出的文创玩具 —— 马踏飞燕毛绒玩具凭借绿色的皮肤,夸张的表情,诙谐的动作火出了圈,以 “丑萌” 著称的 “马踏飞燕” 玩偶多次卖断货,其独特的形象和有趣的设计成为网络爆款。
继 “铜奔马” 公仔玩偶之后,甘肃省博物馆又以天水麻辣烫为原型,推出了 “麻辣烫” 毛绒花束,模拟丸子、蟹排、年糕、香菇等菜品。值得一提的是,购买 “麻辣烫” 系列的毛绒公仔不仅仅是 “挑选 — 结账” 的简单步骤,在挑选完毕后,还有工作人员与顾客沟通交流、询问口味、洒上 “秘制酱料” 最后再耐心 “烹饪” 这一系列互动的过程。“麻辣烫” 推出后备受游客喜爱,消费者表示很喜欢这种 “过家家” 的感觉。
除了“麻辣烫”外,“甘肃(不)土特产”系列还有洋芋、樱桃、冻梨、人参果、百合等特色农产品。
土豆子·毛绒玩具
樱桃bro·毛绒玩具
冻(dùn)梨·毛绒玩具
民勤人参果
兰州百合
河博考古盲盒:开盒一把洛阳铲,宝物全靠自己挖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 ——“失传的宝物” 看上去是个 “土疙瘩”,其实设计者把河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土质、古代的著名文物都 “包” 了起来。当用户用迷你版 “洛阳铲” 把土一块块铲开,再细细地扫去浮尘,就有可能刨出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银元等文物仿制品。这种 “开盒一把洛阳铲,宝物全靠自己挖” 的新型玩法,让考古迷们纷纷上头,考古盲盒迅速走红,甚至被卖断货。随着考古盲盒的火爆出圈,不少年轻人纷纷加入到 “挖土” 的阵营中,河南博物院也不断升级考古盲盒,增加考古盲盒的可玩性和互动性。
02、文化基因+创意玩法双重赋能让文创玩具从“流量”到“留量”
文创玩具走红的背后,一方面是深入挖掘文化宝藏,让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在玩具中焕发新生;另一方面是敢于突破创新,以新奇构思与精美设计打破传统,用独特玩法和趣味体验吸引消费者目光,到拓展多元功能,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景下的多元需求。
1、挖掘文化宝藏,打造特色产品
这些走红的文创玩具,无一不是深入挖掘了文化内涵。文化元素为玩具赋予了灵魂。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个玩具,更是一种文化的承载和传承,满足了他们对文化的探索和认同需求。
玩具企业和从业人员应深入挖掘各类文化资源,无论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还是流行文化,从中寻找灵感,将文化元素巧妙融入玩具设计中,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产品。通过文化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2、注重创意研发,敢于突破创新
从青铜小人打麻将的新奇构思,到凤冠冰箱贴的精美还原,再到甘肃麻辣烫的创新玩法,独特的创意设计让这些文创玩具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创意设计能够打破传统玩具的局限,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惊喜,从而吸引他们的目光,激发购买欲望。
加大在创意研发方面的投入,鼓励设计师发挥想象力,突破传统玩具的设计思路。在材质、玩法、造型等方面进行创新,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同时,关注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创意方向,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3、拓展多元功能,满足不同需求
文创玩具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兼具益智、审美、社交等多种功能。例如考古类文创玩具能学习历史知识,毛绒类文创玩具能带来陪伴和治愈感,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创玩具能满足人们的社交分享需求。它们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在不同方面的多元需求,受众群体广泛。
在设计文创玩具时,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多元需求,赋予产品更多功能。例如开发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创玩具,满足家长对孩子寓教于乐的需求;设计适合社交分享的文创玩具,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通过拓展功能,扩大产品的受众范围。
结语
当三星堆青铜器开始组局打麻将,当马踏飞燕变成办公室解压神器,文创玩具早已突破传统玩具的边界。玩具企业和从业人员应紧紧抓住这一发展趋势,以文化为根基,以创意为驱动,以满足需求为导向,打造出更多优质的文创玩具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相关新闻

潮玩作为玩具市场的新型消费形式,近年来发展迅猛,已从单纯的娱乐载体升级为融合情感价值、文化符号与社交属性的综合业态。其背后折射的,是 Z 世代消费群体对个性化表达的追求,以及 IP 经济在全产业链的深度渗透。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情感经济的崛起,玩具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儿童娱乐工具,逐渐演变为成年人情感表达的载体和社交互动的媒介。
为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水平,加快推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简称中国玩协)与重点产业集群在思维创新、产品创新、渠道拓展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开展多维度共建工作。

今悉深受爱戴、富有远见卓识的孩之宝前董事长兼CEO Alan Hassenfeld 先生不幸逝世,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简称中国玩协)表示深切哀悼,并向他的家人致以诚挚慰问。

“孩子不爱骑、学不会骑车,往往是产品设计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这句看似简单的产品洞察,背后是优贝RoyalBaby(以下简称优贝)创始人、北京优贝百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仝立新深耕儿童骑乘领域16年的深刻思考。

当 “颜值即正义” 的消费逻辑在市场上主导多年后,一股另类的 “颜值” 正悄然崛起 —— 追求多元审美的文化逐渐成为备受瞩目的新趋势。Labubu 便是这一潮流的典型代表:这个长着尖牙、有着不对称瞳孔与杂乱毛发的 “小怪兽”,凭借跳出传统审美的独特设计,迅速在全球掀起热潮。